【JD-WY1】山東競道廠家信譽為本,客戶至上。超越自我,共創輝煌。
在惡劣環境下設置GNSS位移監測站,需通過多重技術手段與可靠性驗證流程,確保其在高低溫、強震動、高濕度等惡劣條件下的穩定運行,為地質災害監測提供可靠數據支撐。
硬件選型與防護設計
抗惡劣溫度組件:選用工業級GNSS接收機,支持-40℃至+85℃寬溫工作范圍,內置加熱模塊在低溫環境下自動啟動,防止電池性能衰減。天線采用耐候性材料,外覆防紫外線涂層,避免高溫導致塑料件老化。
防震防沖擊結構:監測站支架采用高強度鋁合金與阻尼減震器組合,通過有限元分析優化結構,可抵御8級地震烈度或爆破沖擊。例如,在露天礦邊坡監測中,設備經受住每日爆破產生的5g加速度沖擊,定位精度未受影響。
全密封防水設計:外殼達到IP68防護
等級,接口處使用防水接頭,內部電路板涂覆三防漆,確保在暴雨、洪水等高濕度環境下正常工作。某水電站庫區監測站曾連續浸泡于1米深水中72小時,數據傳輸未中斷。
可靠性驗證流程
實驗室模擬測試:在環境試驗箱中模擬-50℃至+90℃溫度循環、95%RH恒定濕熱及鹽霧腐蝕環境,驗證設備連續運行300小時的故障率。通過振動臺施加10-2000Hz隨機振動,檢測結構疲勞壽命。
現場長周期試運行:在典型惡劣環境區域(如青藏高原凍土區、南海島礁)部署試驗站,采集至少1年的位移數據,對比傳統監測手段(如全站儀)驗證精度。數據顯示,GNSS監測站在凍土區測得的年沉降量與人工測量值偏差小于2mm。
冗余系統與自診斷:配置雙GNSS板卡與雙電源模塊,主備系統自動切換時間小于5秒。內置自檢程序每日運行硬件健康度掃描,異常時通過北斗短報文發送故障代碼至監控中心。
通過硬件強化與嚴苛驗證,GNSS位移監測站在惡劣環境下的數據可用率可達99.5%以上,為邊坡、大壩、礦山等場景的安全監測提供堅實保障。